
PVC-U排水管材/件標準GB/T 5836.1﹠.2新舊版本的主要內容變化與K值實驗
文章來源:本站 時間:2019-08-28 15:33:04
標準GB/T 5836.1﹠.2新舊版本的主要內容變化與K值實驗
姚漢樑
中國塑協專家委員會 專家
《合成纖維工業》 編委
上海思爾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2019.5
建筑排水用PVC-U管材/管件產品的國家標準GB/T 5836.1/.2-2006發布貫徹至今已有十余年,新版標準GB/T 5836.1/.2-2018已于2018.12.8頒布,并將于2019.7.1起正式實施,解讀這二版本標準的內容變化,對新版標準的貫徹有很大方便之處。
1.標準前后版本的對比
下面列舉二種版本的主要區別。
GB/T 5836.1 前后條款對比[1]
序號 | 標準條款 | GB/T 5836.1-2006 | GB/T 5836.1-2018 |
1 | 術語和定義 | 沒有術語和定義章 | 增加了術語“無鉛管材”,同時引用GB/T 19278-2018*1作為本部分的術語 |
2 | 材料 | ①沒有PVC樹脂的K值要求。 ②除PVC樹脂不宜低于80%(質量)的推薦性條款外,未給出混配料的性能及其他組分含量要求或資料。 ③沒有連接用膠粘劑和彈性密封圈的性能要求。 | ① 增加了PVC樹脂K值要求:PVC 樹脂應符合GB/T 5761-2006*2,且K值應不小于64。 ②在資料性附錄A中給出了混配料部分性能的推薦性資料。 ③規定了連接用膠粘劑和彈性密封圈的性能要求。 |
3 | 產品分類 | 按連接方式分為膠粘劑和彈性密封圈兩類型管材 | ①按連接方式分為膠粘劑和彈性密封圈兩類型管材。 ② 鉛限量分無鉛和含鉛兩類型管 材,并對應規定產品標志:管材應注明“無鉛”或“含鉛”。 |
4 | 規格尺寸 | DN315的壁厚要求:(7.8~8.6)mm | DN315mm的壁厚要求更正為:(7.7~8.7)mm |
5 | 要求 | 設有“二氯甲烷浸漬試驗”項目。 | 刪除了“二氯甲烷浸漬試驗”指標,增加了“斷裂伸長率”指標的要求:≥80% |
6 | 要求 | 無鉛限量要求 | 增加了鉛限量要求:無鉛管材的鉛限量值應不大于200mg/kg。該指標僅列為型式檢驗項目 |
7 | 試驗方法 | 規定有管材的落錘沖擊試驗條件 | 修改了管材的落錘沖擊試驗條件(見標準)。 |
8 | 出廠檢驗 | 密度指標僅出現在型式檢驗中 | 出廠檢驗項目增加了密度指標 |
9 | 型式檢驗 | 無尺寸組分組 | 增加了管材的尺寸組:DN≤160mm和DN>160mm各一組 |
10 | 檢驗規則 | GB/T 2828.1*3抽樣中,接收質量限為AQL6.5。 | 將接收質量限由AQL6.5改為AQL4.0。 |
*1. GB/T 19278-2018,熱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閥門通用術語及其定義。
*2. GB/T 5761-2006,懸浮法通用性聚氯乙烯樹脂。
*3. GB/T 2828.1,標準的理解與實施解析。
有關落錘沖擊試驗條件的變化,這里未列出
GB/T 5836.2前后條款對比[1]
序號 | 標準條款 | GB/T 5836.2-2006 | GB/T 5836.2-2018 |
1 | 材料 | ①沒有PVC樹脂的K值要求。 ②除PVC樹脂不宜低于85%(質量)的推薦性條款外,沒有混配料性能及其他組分含量的要求或資料。 ③沒有連接用膠粘劑和彈性密封圈的性能要求 | ①增加了樹脂K值要求:PVC樹脂應符合GB/T 5761-2006的要求,且K值不應小于55。 ②給出了混配料控制指標的推薦性資料(見標準附錄A)。 ③規定了連接用膠粘劑和彈 性密封圈的性能要求。 |
2 | 要求 | 無鉛限量要求 | 增加了鉛限量要求:鉛限量值應不大于200mg/kg。 |
3 | 檢驗規則 | 有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兩種檢驗方法,但沒有明確定義檢驗的分類。 | 明確定義了檢驗分類: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
4 | 檢驗規則 | GB/T 2828.1抽樣中,采用接收質量限AQL6.5(適用于顏色、外觀和規格尺寸指標)。 | 將接受質量限由AQL6.5改為AQL4.0。 |
5 | 檢驗規則 | 除每2年進行1次型式檢驗外,還規定了存在5種情形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 將原版本需進行型式檢驗情形改為4種,刪除了“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的情形,并將“長期停產后恢復生產時”修改為“停產一年后恢復生產時”。 |
6 | 型式檢驗 | 無尺寸組分組 | 增加了管材的尺寸組:DN≤160mm和DN>160mm各一組 |
從實驗室角度來說,最麻煩的可能是增加了K值的檢測要求。
2006版,對作為原料的混配料,除有PVC樹脂質量含量要求(如管材≥80%,管件≥85%)外,對其它材料成分只有定性要求,并允許使用本廠清潔回用料,但無混配料的定級要求,沒有考慮到原料PVC樹脂的K值和混配料性能對管材物理力學性能的影響。
確定了PVC樹脂的K值要求,顯然有利于在技術上指導PVC-U管材、管件混料的配制。
K值是表示PVC樹脂聚合度的一個指標,跟聚合度是相對應的。
2.為了貫徹新的國家標準,看來,管材管件研發、生產單位的實驗室要增加K值的實驗了,為了方便大家,把K值實驗的步驟簡述如下[2]。
K值實驗采用烏氏黏度計法。
2.1最基本的實驗設備:
黏度儀(自動):
溫度精度(30±0.05)℃,長時間穩定,
計時精度0.01s;
烏氏黏度計:
1.3—0.52(L150);
配液儀(自動) 濃度精度0.1%;
快速溶樣器: (100±2)℃,24位;
溶 劑: 硝基苯。
2.2測定方法
測定溶劑(硝基苯)流經毛細管的空白時間t0;
配制樣品溶液,濃度c為0.4g/100mL(30℃時);
在快速溶樣器中溶樣,設置溫度(100±2)℃,至完全溶解,不能有水分干擾;
測定溶液流經毛細管的時間t。
2.3計算
3. K值的自動測試技術簡介
使用硝基苯作溶劑的K值實驗,操作人員有很大機會會與有毒有害的物質接觸,而且,整個實驗過程比較繁瑣,占用操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很多,因此,K值的自動測試在20多年前已經由人工測定時間轉向自動測定時間、自動計算、自動潤洗(即自動黏度儀):
NCY自動黏度儀
近年來由于實驗部門的不斷呼吁,自動化測試技術,已經由單純的自動測試,進一步的向自動化邁進,目前已經達到了:
全自動測試系統,實現了:
自動配液,自動送液;
自動潤洗,自動測試;
自動排廢,自動集廢;
自動清洗,自動干燥。
保證了更高的配液精度,更小的實驗干擾,有效的危物隔離。
參 考 文 獻
[1] 扈廷勇,孫華麗等.GB/T 5836.1和GB/T 5836.2新舊版本標準的主要內容變化[R]//第41屆全國聚氯乙烯行業技術年會論文專輯.重慶,2019:223.
[2] 姚漢樑.聚合物性能常用測試技術及自動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23.
作者簡介:
姚漢樑 上海科技協會1989年會員、中國塑協專家委員會專家、《合成纖維工業》雜志編委、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高級工程師,上海思爾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在60~70年代,從事機床電氣與數控機床電氣工作,80年代調上海輕工業機械技術研究所橡塑機械研究室從事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80年代中后期調大學擔任專業教學科研工作,同時從90年代初起,由一項用于PET特性黏度測試的“精密恒溫槽”的科研項目而快速地實現了科研成果產業化,因而,“一腳陷入聚合物測試技術的研究,而不可自拔”。
1984年,姚工參加了上海市科委的《上海市十五年(1986-2000)科技發展規劃、調研、預測、論證》項目(市科委根據國家計委、科委和上海市委安排,組織了本市科技、經濟、社會、管理和情報等共一千六百多名專家,對預選的優先發展領域、行業、重大社會問題等七十九個專題進行了規劃前期的調研、預測、論證工作),并于同年,在香港雅式展進入大陸后的第二期展會上(上海),任第四分館館長。
自1983年起,姚工先后發表了《用函數計算器求解非線性方程》(處女作)、《一種模數轉換電路》、《 CRT中文單據顯示器》、《從國內外微電子技術在塑料成型機械上的應用,談上海市開發應用對策》、《特性黏度的自動測試及數據擬合》等論文,《非晶形聚合物在注塑模具內冷卻時間的計算程序》等譯文,以及科普文章,共計七十余篇,三十萬字。完成課題十余項,包括長遠規劃預測論證,我國第一臺平燙機、第一臺滾燙機的控制系統,電纜成型機組控制系統,注塑機等控制系統的研究設計。出版有《中國印象之西部大美》(中國攝影家協會組稿出版)、《聚合物性能常用測試技術及自動化》(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1出版)二部著作。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